五大單晶硅片企業推統一標準欲奪國內電站市場
幾家大型單晶硅片企業的聯手,另一深層次的含義則在于,他們希望能從多晶硅廠商手中搶奪到更多的組件廠商和電站客戶。
光伏產業鏈的主要構成是多晶硅、硅片、拉棒、切片、電池以及組件、電站建設。在目前,大概國內70%以上的硅片行業由多晶硅片把持。類似隆基股份、卡姆丹克這樣的單晶硅片制造商的大量電池客戶都集中于海外。這主要是因為海外客戶對質量要求更高、價格敏感度不如國內客戶、國內單晶硅片廠商希望能有較短賬期(海外客戶賬期相對于國內客戶更短)。
國內的電池廠之所以喜歡多晶硅片,是覺得單晶硅片標準不如多晶硅片標準那么簡單,而且單晶硅片的整體價格高于多晶硅片。李振國說,通常同類型的單晶硅片報價可能要比多晶硅片的報價高出20%左右;而將硅片制造成組件后,單晶硅片也比后者高出3%到5%,因此國內的組件廠商更愿意選擇多晶硅片。
更重要的是,與海外電池、組件廠不同的是,大量國內組件廠商自己也擁有多晶硅片的產能,他們需消化自身的上游硅片產能。而在對外銷售自己的組件時,這些組件廠也愿意向客戶推薦更便宜的多晶硅組件,這其中就有英利綠色能源、天合光能及昱輝陽光等。
“讓人感到擔憂的是,目前大量國內的組件廠商還打算在明年擴產,因而對多晶硅片的需求會進一步增加?!眹┚补夥袠I分析師侯文濤說道,“以往在海外有一些組件或電池廠商,他們向歐洲供貨也很方便;但現在隨著國內整體電池和組件制造能力的不斷增強,今后一些海外的電池、組件公司很可能會委托給國內代工,那么勢必又會令單晶硅片企業喪失一些客戶?!比缈返た?,其在2012年的總收益中,有77%來自于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客戶。
李振國說,海外客戶之所以青睞價更高的單晶硅片,一大原因是,單晶硅片的發電效率、電站整體投資回報率等,都高于多晶硅片。單晶硅片制造的P型、N型單晶電池銷量在23%和27%,而多晶電池則在20%上下。但國內客戶更多的考慮是一次性的低廉采購成本,“所以我們需要推出統一標準、效率更高、售價不變的產品給客戶選擇。當然,一時之間讓國內下游客戶接受我們這樣的定位產品,確實需要一定時間?!?